口不二价

拼音
kǒu bù èr jià
注音
ㄎㄡˇ ㄅㄨˋ ㄦˋ ㄐㄧㄚˋ
简拼
kbej

“口不二价”基本解释

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。

“口不二价”成语解释

口不二价

【解释】指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。
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韩康》:“常采药名山,卖于长安市,口不二价,三十余年。”

“口不二价”成语故事

汉朝时期,出身豪门的韩康不愿入仕当官,经常游名山采药到长安市场上去卖,三十年如一日坚持言不二价。有一次,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,讨价还价,女子说她早就知道韩康言不二价,韩康叹息自己隐名避世还是被人认出,就隐遁于霸陵山中。

“口不二价”造句

1.户主固然不能坐地起价,政府也不应口不二价,死掐一个数吧。

2.如有教师在自家车库开班办家教,一夕千元,口不二价,学生有市场意识,并不以师德讥之。

3.本报东明讯孙建兴还是种西瓜,不过还真种出了名堂,3月19日,记者在他的西瓜研究所高温大棚前,领教了他卖瓜“口不二价、10元一斤”的底气。

“口不二价”分词解释

基本字义● 口kǒu ㄎㄡˇ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~腔。~才。~齿。~若悬河。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。

详情

基本字义 ● 不 bù ㄅㄨˋ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二èr ㄦˋ数名:一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贰”代)。双,比:独一无~。两样,别的:~话。不~价。

详情

● 价(價)jià ㄐㄧㄚˋ 商品所值的钱数:~钱。~格。涨~。调~。待~而沽。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:~值。代~。

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