扛鼎拔山

拼音
gāng dǐng bá shān
注音
ㄍㄤ ㄉㄧㄥˇ ㄅㄚˊ ㄕㄢ
简拼
gdbs

“扛鼎拔山”基本解释

扛鼎拔山

【解释】扛:双手举起。拔起大山,举起重鼎。形容力气很大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”又:“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’”

【示例】有~之勇,经文纬武之才。 ◎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二回

“扛鼎拔山”成语解释

解释

  •  语本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。”又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。”
  • 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扛鼎拔山gāng dǐng bá shānㄍㄤ ㄉㄧㄥˇ ㄅㄚˊ ㄕㄢ
    1. 比喻力气强大,勇武过人。参见「拔山扛鼎」条。《东周列国志.第七二回》:「有扛鼎拔山之勇,经文纬武之才。」

    “扛鼎拔山”造句

    1.有~之勇,经文纬武之才。(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二回)

    “扛鼎拔山”分词解释

    ● 扛 káng ㄎㄤˊ 用肩膀承担:~枪。 ● 扛 (摃、掆) gāng ㄍㄤˉ 两手举东西:力能~鼎。

    详情

    ● 鼎 dǐng ㄉㄧㄥˇ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两耳:铜~。~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~镬。 锅:~罐。~锅。 古代视为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拔bá ㄅㄚˊ 抽,拉出,连根拽出:~腿。~草。~牙。~苗助长。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:连~数城。 吸出:~毒。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山shān ㄕㄢˉ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~。~崖。~峦。~川。~路。~头。~明水秀。~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?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