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迁西徙

拼音
dōng qiān xī xǐ
注音
ㄉㄨㄥ ㄑㄧㄢ ㄒㄧ ㄒㄧˇ
简拼
dqxx

“东迁西徙”基本解释

谓四处迁移,居止不定。

“东迁西徙”成语解释

东迁西徙

【解释】指四处迁移,居止不定。

【出处】《明史西域传二·沙州卫》:“尔居沙州三十年……但当循分守职,保境睦邻,自无外患。何必东迁西徙,徒取劳瘁。”

“东迁西徙”成语故事

孝敬父母、尊敬师长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历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东晋道士许逊,还有晋时为母卧冰求鲤的王祥,等等。后来,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演变为成语“冻浦鱼惊”,为孝亲之典。王祥,字休征,琅邪人,是个至孝之人。他早年丧母,继母朱氏待他不慈,数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不好,于是失去了父爱。他每天被责命清扫牛房。父母有病,他衣不解带地事奉他们,毫无怨色。有一次,继母重病,要以鲤鱼做药。当时天寒冰冻,王祥不顾严寒,来到河中,解开衣服,卧冰求鲤。这时,冰忽然自动裂开,一双鲤鱼跃出河面,王祥持鱼而归。一片孝心,如愿得偿。乡人惊叹,以为是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上天所致。(出《晋书•王祥传》)

“东迁西徙”造句

1.蒙人以游牧为生,赶了牲口东迁西徙,追逐水草,除去城镇居民,少有定居,这日就要迁移。

2.蒙古人以游牧为生,赶了牲口东迁西徙,追逐水草,并无定居,用毛毡搭成帐篷以蔽风雪,蒙古包便是他们的家。

3.自然不可能是调查居所,我们一直是东迁西徙,跟着委托走的,就算现在也是整装待发随时可以离开的状态,不可能会有什么关乎我们身份的情报留下。

“东迁西徙”分词解释

● 东 (東) dōng ㄉㄨㄥˉ 方位词,日出的方向,与“西”相对:~方。~经(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)。~山再起?

详情

● 迁(遷)qiān ㄑㄧㄢˉ 机关、住所等另换地点:~居。~移。~徙。 变动,转变:变~。~就(改变自己的意见,凑合别人)。~延(拖延)。~怒。事?

详情
西

● 西xī ㄒㄧˉ 方向,太阳落下的一边,与“东”相对:~面。~晒。~域。~方。~席(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。古代主位在?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徙xǐ ㄒㄧˇ迁移:~居(搬家)。迁~。流~。古代称流放的刑罚:~边(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)。

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