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高必赋

拼音
dēng gāo bì fù
注音
ㄉㄥ ㄍㄠ ㄅㄧˋ ㄈㄨˋ
简拼
dgbf

“登高必赋”基本解释

登高:登上高处,指身临其境。赋: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,此借指创造。登上高处,看到无限美好的景色,触景生情,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诗赋,以言其志。后多用来表示人有担任国家要职的才能。亦作“登高能赋”。

“登高必赋”成语解释

登高必赋

【解释】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。指登高见广,能赋诗述其感受。

【出处】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孔子游于景山之上,子路、子贡、颜渊从。孔子曰:‘君子登高必赋,小子愿者何?’”

“登高必赋”造句

1.登高必赋,及造新诗,被之管弦,皆成乐章。

2.曹操大半生征战不止,“登高必赋,及造新诗,被之管弦,皆成乐章”。

3.余光中先生透露,在登临中原福塔时,自己心中涌动了“登高必赋”的豪情,而杜甫故里、洛阳龙门,也触动了他的诗情。

4.于是仁者乐山,文者登高必赋,倦世者择山而隐。

5.曹操御军三十余年,但手不释卷,登高必赋,长于诗文、草书、围棋。

6.此外,曹操的文学造诣也很深,“御军三十馀年,手不舍书……登高必赋,及造新诗,被之管弦,皆成乐章”。

7.参观中,余光中先生说自己有“登高必赋”的感觉,并当场吟诵起即兴改编的《登幽州台歌》:“前有古人,后有来者;念天地之悠悠,独须髯而常笑。

8.文武并施,御军三十余年,手不舍书,昼则讲武策,夜则思经传,登高必赋,及创新诗,被之管弦,皆成乐章。

“登高必赋”分词解释

基本字义 ● 登 dēng ㄉㄥˉ 上,升:~山。~车。~门。~天。~台。~场(chǎng )。~高。~攀。~临。~科。~程。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高gāo ㄍㄠˉ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,与“低”相对:~峰。~空。~踞。~原。~耸。~山流水(喻知己、知音或乐曲高妙)。~屋建瓴(形容?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必bì ㄅㄧˋ 一定:~定。~然。~须(一定要)。~需(不可少的)。势~。未~。事~躬亲。 决定,肯定:“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赋(賦)fù ㄈㄨˋ旧指田地税:田~。~税。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。念诗或作诗:登高~诗。给予,亦特指生成的资质:~予。~有。天~?

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