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寸得尺

拼音
dé cùn dé chǐ
注音
ㄉㄜ ㄘㄨㄣˋ ㄉㄜ ㄔˇ
简拼
dcdc

“得寸得尺”基本解释

得寸得尺

【解释】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。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
【示例】惟须认定主见,中外一意,合力坚持,~,相机筹办,必可循序就范。 ◎清·薛福成《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》

“得寸得尺”成语解释

解释《战国策.秦策三》:"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"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。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

“得寸得尺”分词解释

● 得dé ㄉㄜˊ 获取,接受:~到。~失。~益。~空(kòng)。~便。~力。~济。心~。 适合:~劲。~当(d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寸cùn ㄘㄨㄣˋ中国市制长度单位,一尺的十分之一:尺~。短小:~土。~阴(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)。~心。~步难行。姓。

详情

● 得dé ㄉㄜˊ 获取,接受:~到。~失。~益。~空(kòng)。~便。~力。~济。心~。 适合:~劲。~当(d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尺chǐ ㄔˇ中国市制长度单位(亦称“市尺”。一尺等于十寸。西汉时一尺等于0.231米,今三尺等于一米):~素(a.一尺长的白绢,借指小画幅;

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