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足而立

拼音
chóng zú ér lì
注音
ㄔㄨㄥˊ ㄗㄨˊ ㄦˊ ㄌㄧˋ
简拼
czel

“重足而立”基本解释

重足而立

【解释】叠足而立,不敢迈步。形容恐惧。

【出处】西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下:“故使天下之士,倾耳而听,重足而立,阖口而不言。”

【示例】胁持荐绅,开告讦之门,兴罗织之狱,士大夫~。 ◎宋·王明清《玉照新志》第四卷

“重足而立”成语解释

解释

重足而立 chóngzú’érlì

[too scared to move] 后脚紧挨着前脚,不敢迈步。形容非常恐惧
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重足而立chóng zú ér lìㄔㄨㄥˊ ㄗㄨˊ ㄦˊ ㄌㄧˋ
  1. 双脚并拢站立,不敢向前移动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《史记.卷六.秦始皇本纪》:「故使天下之士,倾耳而听,重足而立,拑口而不言。」《野叟曝言.第四二回》:「富民重足而立,贫民揭竿而起。」

英语 rooted to the spot (idiom)?; too terrified to move

“重足而立”造句

1.市长,你只要抓住一两个违反的典型,狠狠地从从重处理,当反面教员把文章做足做大,就会收到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的实效。

2.然而,满朝文武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,竟没有谁敢站出来说一句不然的话。

3.故使天下之士,倾耳而听,重足而立,阖口而不言。

4.对于邪恶势力我们不应重足而立,而是要奋起抗争.

5.他欺人太甚,人们对他都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。

6.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者,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.

“重足而立”分词解释

基本字义● 重zhòng ㄓㄨㄥˋ 分(fèn)量较大,与“轻”相对:~负。~荷。~量(liàng )。~力。举~。负~。 程度?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足zú ㄗㄨˊ脚:~下(对对方的敬称)。~迹。~球。~坛。失~。高~(敬辞,称别人的学生)。举~轻重。画蛇添~。器物下部?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而ér ㄦˊ古同“尔”,代词,你或你的:“~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连词(a.表平列,如“多~杂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~代之”。c.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立lì ㄌㄧˋ站,引申为竖起来:~正。~柜。~足(a.站得往脚;b.处于某种立场)。~场。屹~。顶天~地。做出,定出:建~

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