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足而立
“重足而立”基本解释
【解释】叠足而立,不敢迈步。形容恐惧。 【出处】西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下:“故使天下之士,倾耳而听,重足而立,阖口而不言。” 【示例】胁持荐绅,开告讦之门,兴罗织之狱,士大夫~。 ◎宋·王明清《玉照新志》第四卷重足而立
“重足而立”成语解释
解释 ◎ 重足而立 chóngzú’érlì [too scared to move] 后脚紧挨着前脚,不敢迈步。形容非常恐惧 双脚并拢站立,不敢向前移动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《史记.卷六.秦始皇本纪》:「故使天下之士,倾耳而听,重足而立,拑口而不言。」《野叟曝言.第四二回》:「富民重足而立,贫民揭竿而起。」 英语 rooted to the spot (idiom)?; too terrified to move
“重足而立”造句
1.市长,你只要抓住一两个违反的典型,狠狠地从从重处理,当反面教员把文章做足做大,就会收到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的实效。
2.然而,满朝文武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,竟没有谁敢站出来说一句不然的话。
3.故使天下之士,倾耳而听,重足而立,阖口而不言。
4.对于邪恶势力我们不应重足而立,而是要奋起抗争.
5.他欺人太甚,人们对他都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。
6.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者,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.
“重足而立”分词解释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