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不加点

拼音
wén bù jiā diǎn
注音
ㄨㄣˊ ㄅㄨˋ ㄐㄧㄚ ㄉㄧㄢˇ
简拼
wbjd

“文不加点”基本解释

点:涂上一点,表示删去。文章一气呵成,无须修改。形容文思敏捷,写作技巧纯熟。

“文不加点”成语解释

文不加点

【解释】点:涂上一点,表示删去。文章一气呵成,无须修改。形容文思敏捷,写作技巧纯熟。

【出处】汉·祢衡《鹦鹉赋序》:“衡因为赋,笔不停辍,文不加点。”

【示例】援笔一挥,~。 ◎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夔关姚卞吊诸葛》

【近义词】一气呵成

【语法】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

“文不加点”造句

1.谢老下笔千言,文不加点,不愧是文鸟之梦。

2.他的做法就是不足为训,但是,他说的话是不刊之论是十分不忍卒读的。以上便是他的文不加点,可见他的无所不能。

3.一个知识点,只要小抄一提醒,答题就会行云流水,文不加点

4.多年的记者生涯,成就了他文不加点的写作功夫。

5.他即景生情,文不加点地写了好几首诗。

6.王曾奉旨入值殿庐,相对跪坐于两丈开外的榻侧几前,各自援笔濡墨,文不加点的唰唰记录着。

7.李健偷偷看了一眼,见哥哥在竹简上面奋笔直书,好像早已成竹在胸,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,一份分家的契约就文不加点地完成了。

8.大家写文章的时候,都是洋洋甩甩,从上而下,文不加点,一气呵成,哪里会告诉你,这里要停一下,那里说完了。

9.想要能够文不加点,下笔有神,除了天资之外,还必须不断地勤练。

10.当下他文不加点一挥而就,一直答到最后一题才停下来。

11.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,文不加点,一挥而就,立石墓侧。

12.这个腹稿打了半夜,和珅写起来几乎文不加点,请了圣安,又说明刘墉已经离济,“龚三瞎子王炎逆贼之乱可望数日之内敉平”。

13.蒋生运笔如飞,文不加点,一气呵成;马某则只能满纸乱涂几笔,草草交卷。

14.文不加点,二十六字已然写就,便在灵前高高挑起。

15.他思索片刻,便拿起笔来,文不加点地完成了一篇精采的社论。

16.刻苦穷经,博通奥义,才思敏捷,文不加点,颇有盛名。

17.由于父母都是作家,耳需目染之下,他也极具文才,能援笔成章,文不加点

18.画得快的时候,文不加点如行云流水;画得慢的时候,迟缓沉重如武当太极。

19.他一拿到作文试题,立刻奋笔疾书,文不加点,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。

20.写文章要能文不加点,一气呵成的,一定是具有相当文字修养的人。

21.说着笔走龙蛇,文不加点,一挥而就,将丹诀描述的基础和中级部分都默写出来。

22.什么叫做文不加点,什么叫做立马可待,你看汪逸生现在的状态你就懂了。

23.外甥小小年纪,写起文章来却能文不加点,一气呵成。

24.学生作文,提倡反复修改,反复揣摩,所谓文不加点是以后的事。

25.笔尖儿,沙沙,沙沙,若蚕食桑叶,若抽丝剥茧,轻快地一路书写,文不加点,笔走龙蛇,好一份敏捷的诗思——但,他的双眼惊骇地睁大。

26.据悉,有一次他坐在麻将桌上玩得正酣,报馆催稿,他左手打牌,右手书稿,照样文思如涌,“手挥目送,文不加点”,从不出错,几千字一挥而就。

27.很多优秀的作家在作文时是文不加点、一气呵成的,但现实上她们都已经掌握了既定的写作原则和纪律.

28.他似乎天生就是要吃作家这行饭,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,轻而易举,真是教人佩服。

29.李思进再一次地演绎了盖世无双的解题风格,文不加点,马不停蹄。

30.由于父母都是作家,耳濡目染之下,他也极具文才,能援笔成章,文不加点

“文不加点”分词解释

基本字义 ● 文 wén ㄨㄣˊ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~锦。 刺画花纹:~身。 记录语言的符号:~字。~盲。以~害辞。

详情

基本字义 ● 不 bù ㄅㄨˋ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加jiā ㄐㄧㄚˉ 增多:增~。追~。~倍。~封。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:~注解。~冕。 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:~法。

详情

● 点 (點) diǎn ㄉㄧㄢˇ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:~滴。斑~。~子(?液体的小滴,如“水~~”;?小的痕迹,如“油?

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