岌岌不可终日
“岌岌不可终日”基本解释
形容情况非常危险,一天都过不下去。
“岌岌不可终日”成语解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解释】形容情况非常危险,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岌岌不可终日
“岌岌不可终日”成语故事
东汉末年,有一个叫杨沛的人,字孔渠,当过新郑长。曹操路过新郑的时候,部队缺粮,杨沛帮助过曹操,因此深得曹操喜爱。曹操辅政以后,杨沛升为长社令。他不畏豪强,不管谁犯了法,都依法惩办,得到曹操的称许。 当时,曹操出征在外,听说国都邺城治安太乱,便发诏选一个邺城令,其入选标准是要有杨沛那样的胆略和水平。选来选去,没有合适的,于是将杨沛提拔为邺城令(当时叫京兆尹)。杨沛上任之前,曹操召见了他,并问他如何治邺。杨沛回答:“我一定竭尽心力,大力宣传法纪,使人人遵纪守法。”曹操听后十分高兴,对左右的人说:“你们听见了没有,这才是使人敬服的人。”杨沛还没正式上任,一些豪强地主和皇亲国戚听说杨沛要来邺城了,都纷纷告诫自己的子弟检点一些。
“岌岌不可终日”造句
1.1923年,北京“八校因政府积欠经费九个月,同仁生计困绝无法维持,学校本身尤岌岌不可终日。
2.如今国势颠危,岌岌不可终日,我若徒守礼之节文,终丧三年,这国事还有可为吗?那才叫作弃义背礼呢!空守着这终丧三年之节文,不过徒为后之君子所讥笑罢了。
3.其时,个旧盗匪窥伺,岌岌不可终日。
4.大人物岌岌不可终日,持霹雳杵驾着一头紫色的蛮兽飞奔向回生崖。
5.“中国今日何以必需乎革命?……满清之政治腐败已极,遂致中国之国势亦危险已极,瓜分之祸已岌岌不可终日,非革命无以救垂亡,非革命无以图光复也。
6.北京“八校因政府积欠经费九个月,同人生计困绝无法维持,学校本身尤岌岌不可终日。
“岌岌不可终日”分词解释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