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山景行
“高山景行”基本解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解释】高山:比喻道德崇高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。 【出处】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 【示例】若夫清风明月,必思玄度,~,独仰仲尼。 ◎宋·杨万里《与余丞相》 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崇高德行高山景行
“高山景行”成语解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释 ◎ 高山景行 gāoshān-jǐngxíng [respect a worthy person as to look up to high mountains] 以高山和大路比喻人的道德之美,有高德之人犹山高、路阔一样受仰慕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车辖》。《传》:“景,大也。”《笺》:“景,明也。……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,有明行者则而行之。” 高山景行,私所慕仰。——魏文帝《与钟繇书》 高山,形容崇高的德行。景行,大道。高山景行比喻行事光明磊落。语本《诗经.小雅.车舝》:「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」后称颂人德行高尚。三国魏.曹丕〈又与钟繇书〉:「高山景行,私所仰慕。」
“高山景行”造句
1.几位前辈高山景行,晚辈敬佩!恰座上虚席,可否细细一叙?
2.每当这场戏演到高山景行时,陈医生不顾个人生命安危,口对口吸一个患有烈性传染病白喉患者分泌物时,这壮举场面令人震憾。
3.然而,真正令人心折的,却是高山景行般的品行!“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,李师兄所用之剑正是曾经名动一时的降魔剑吧?”。
4.其尚致知以穷其理,力行以履其事,穷则淑诸身以及其族,达则淑诸时以其人,庶乎不负故家乔木之称,而实尽乎高山景行之道也!
5.只要一想起他,一种对高山景行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。
6.开元初,擢为太府少卿,生性蔼然可亲高山景行,为官期间可谓枵腹从公,披心沥血,饮马投钱,燮理阴阳。
“高山景行”分词解释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