啜菽饮水
“啜菽饮水”基本解释
啜:吃;菽:豆类。饿了吃豆羹,渴了喝清水。形容生活清苦。
“啜菽饮水”成语解释
【解释】啜:吃;菽:豆类。饿了吃豆羹,渴了喝清水。形容生活清苦。 【出处】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君子啜菽饮水,非愚也,是节然也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孔子曰:啜菽饮水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” 【示例】使举吾民~之资,而悉节减之以偿国债。 ◎清·梁启超《国民筹还国债问题》 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生活很艰苦啜菽饮水
“啜菽饮水”造句
1.若嫁小民,布裙短衾,啜菽饮水,亦是良妇。
2.悠长之趣,不得于酽,而得于啜菽饮水;惆恨之怀,不生于桔寂,而生于品竹调丝。
3.饮食欲望,一般说来容易满足,“啜菽饮水”,所费无几,即可果腹,所以人易处于快乐之中,李泽厚说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是乐感文化,是有理由的。
4.“啜菽饮水”、“衔环结草”、“投桃报李”、“一饭千金”等典故和成语,都在诠释着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深刻内涵。
5.作为一个知识分子,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才能,生活上即使啜菽饮水,也是高兴的。
6.君子啜菽饮水,非愚也,是节然也。
7.君子忧道不忧贫,即使啜菽饮水,鹑衣百结,依然不改其乐。
8.悠长之趣,不得于醲酽,而得于啜菽饮水之余;惆怅之怀,不生于枯寂,而生于品竹调丝之后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