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虞之誉

拼音
bù yú zhī yù
注音
ㄅㄨˋ ㄩˊ ㄓ ㄩˋ
简拼
byzy

“不虞之誉”基本解释

虞:料想;誉:称赞。没有意料到的赞扬。

“不虞之誉”成语解释

不虞之誉

【解释】虞:料想;誉:称赞。没有意料到的赞扬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。”

【示例】但是,“~”,也和“不虞之毁”一样地无聊。 ◎鲁迅《三闲集·我和(语丝)的始终》

【语法】偏正式;作宾语;表示没想到的赞誉

“不虞之誉”造句

1.我想,结合时代的变迁和他个人的命运来观察,对柏杨就不应有求全之毁和不虞之誉

2.把一个原本中性十足的职业批得多么“轻贱”是“求全之毁”,赞其多么“高尚”,也是“不虞之誉”。

3.对他而言,那是不虞之誉,论客观形势,那是难久之衔:“伊斯兰国”暴起,证明“和平总统”光环难戴,他走回20世纪美国面对世界冲突时“以力求和”。

4.鲁迅在《三闲集》里说过,不虞之誉,也和不虞之毁一样无聊。

5.太浓烈,便有求全之毁,不虞之誉

6.孟子早说过,做人,肯定“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”。

7.听到领导的不虞之誉,小王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
8.无论是“不虞之誉”还是“求全之毁”,都折射出各国对中国变革的期许之深。

9.不虞之誉不言而信不恶而严荣华富贵山中宰相师道尊严。

10.其实对中国来说,无论是“不虞之誉”还是“求全之毁”,都是其经济重要性的反映,应以平常心对之。

11.她也因之获致不虞之誉,又因之招来求全之毁。

12.面对这种不虞之誉,好在吴菊萍很清醒,她明确表示接受不了。

13.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上,纪宝成曾转赠南怀瑾的话鼓励首届学生的同时也是自勉,“若有求全之毁或不虞之誉,皆当付之一笑,不足论也。

14.“审判”林肯时,本书认为林肯有“不虞之誉”。

15.积毁销骨,如果因为救人给自己带来“不虞之誉”,那将会得不偿失。

16.处在卑微的境地时,要保持高贵和骄傲;而在获得不虞之誉时,要放低姿态谦逊面对。

17.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。

“不虞之誉”分词解释

基本字义 ● 不 bù ㄅㄨˋ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虞yú ㄩˊ 预料:不~。 忧虑:无冻馁之~。 欺骗:尔~我诈。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。 古?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之zhī ㄓˉ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誉(譽)yù ㄩˋ名声:荣~。名~。信~。沽名钓~。称扬,赞美:毁~。交口称~。古同“豫”,欢乐。

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