陟罚臧否

拼音
zhì fá zāng pǐ
注音
ㄓˋ ㄈㄚˊ ㄗㄤ ㄆㄧˇ
简拼
zfzf

“陟罚臧否”基本解释

赏罚褒贬。

“陟罚臧否”成语解释

陟罚臧否

【解释】赏罚褒贬。
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“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”

【示例】郡邑守令仰望风采,~,在其一言。 ◎章炳麟《革命道德论》

“陟罚臧否”造句

1.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

2.城中府中,俱为一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:若有背后告密者,及为忠善者,宜付云长,论其刑赏,以昭学生平明之治;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

3.可见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;赏罚不信,则禁令不行,这一法治原则自古到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。

4.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:若有作奸犯科,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,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治;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

5.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。

6.陟罚臧否,本是星君掌管之事,交给星君做主最好不过。

7.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;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;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

“陟罚臧否”分词解释

基本字义● 陟zhì ㄓˋ登高:~山。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“~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。 英语 c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罚(罰)fá ㄈㄚˊ ◎ 处分犯罪、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:~款。~球。惩~。~不当罪(处罚过严或过宽,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)。

详情

● 臧zāng ㄗㄤ 善,好:~否(pǐ)(褒贬,评论,说好说坏)。 古代对奴仆的贱称:~获。 同“赃”,赃物。 姓。● 臧z&agrav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否fǒu ㄈㄡˇ表示不同意,不认可:~定。不,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:可~?。不如此,不是这样,不然:~则。学则正,~则邪。其它字义?

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