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叶报秋
“一叶报秋”基本解释
同“一叶知秋”。
“一叶报秋”成语解释
【解释】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,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。同“一叶知秋”。 【出处】唐·鲍溶《始见二毛》诗:“百川赴海返潮易,一叶报秋归树难。”唐·柳氏《杨柳枝》词:“一叶随风忽报秋,纵使君来岂堪折。”一叶报秋
“一叶报秋”成语故事
成语解释]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。比喻单纯模仿,没有创新。同“依样画葫芦”。[典故出处]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草檄》:“只有一个史阁部,颇有忠心,被马、阮掣肘,却也依样葫芦。”宋朝初年,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、才能出众,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,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。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,说是依样画葫芦。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,就在住处墙上题诗:“堪笑翰林陶学士,年年依样画葫芦”。
“一叶报秋”造句
1.百川归海返潮易,一叶报秋归树难。
2.当一叶报秋之初,乃韭花逞味之始,助其肥羜,实谓珍羞,充腹之馀,铭肌载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