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介不苟

拼音
yī jiè bù gǒu
注音
ㄧ ㄐㄧㄝ ˋ ㄅㄨˋ ㄍㄡˇ
简拼
yjbg

“一介不苟”基本解释

一介不苟

【解释】形容廉洁、守法,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。同“一介不取”。

【出处】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二回:“我平生于银钱一道,一介不苟。”

“一介不苟”成语解释

解释

  • 见“一介不取 ”。
  • “一介不苟”造句

    1.其“生有异禀”,“家贫甚,一介不苟取,蓬室瓮牖,悠然自适。

    2.家贫甚,一介不苟取,蓬室瓦牖,悠然自得。

    3.李敖给胡适写过一封长信示好,在信末,李敖表示——老祖宗们鼓吹“一介不苟取”,何况一千元乎?

    4.名利两淡,寡欲清心,一介不苟,鬼伏神钦。

    “一介不苟”分词解释

    ● 一yī ㄧˉ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 纯;专:专~。~心~意。 全;满:~生。~地水。 相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介jiè ㄐㄧㄝˋ 在两者中间:~于两者之间。~词(用在名词、代词之前,合起来表示地点、时间、方向、方式等关系的词,如“从”、“向”?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 ● 不 bù ㄅㄨˋ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苟gǒu ㄍㄡˇ姑且,暂且:~安。~延残喘。~且。马虎,随便:~得。~合。不敢~同。如果,假使:~非其人。“~富贵,无相忘”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