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下箸处

拼音
wú xià zhù chǔ
注音
ㄨˊ ㄒㄧㄚˋ ㄓㄨˋ ㄔㄨˇ
简拼
wxzc

“无下箸处”基本解释

晋武帝时,何曾生活豪奢,食日费万钱,犹云无下箸处。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。

“无下箸处”成语解释

无下箸处

【解释】晋武帝时,何曾生活豪奢,食日费万钱,犹云无下箸处。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。

“无下箸处”成语故事

西晋武帝时期,位列三公号称孝子仁人的何曾标榜自己按礼法行事,他就是对自己的妻子说话也要衣冠整齐。他曾指责名士阮籍在守孝期间大吃大喝,大违孝道,而他自己却十分讲究吃喝,每顿饭要吃掉一万铜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。

“无下箸处”造句

1.所以富豪权贵“日费万钱,而无下箸处”,不算预支草料,因为他的草料总量平摊到每顿饭可以如此挥霍。无下箸处

2.史载,张居正奉旨归葬时所到之处招待宴会“味逾百品”,张居正却叹“无下箸处”。

3.有人指出,听任这种“进化”继续下去,我们大概会像晋朝的何曾那样,看着满桌的山珍海味,犹云“无下箸处”。

4.但在平定吴国后,他认为天下一统,基业已固,就开始贪图享受,穷奢极侈,无所不用其极,“后宫殆将万人”,“日食万钱”,还说“无下箸处”。

5.邓散木说罢即出门往菜馆叫菜,误以为“盘餐无兼味,客无下箸处”呢。

6.晋代的何曾穷奢极欲,一日餐费万钱,还说无下箸处

7.所以宰相“日费万钱,而无下箸处”,不算折他的“草料”,因为他命中注定的草料总量平摊到每顿饭,可以日费万钱。

8.西晋重臣何曾性格奢豪,一掷千金,“犹曰无下箸处”;他的儿子何劭更甚,每顿万钱还觉得没什么可吃的。

9.一日饮食费钱一万,他还说“无下箸处”。

“无下箸处”分词解释

● 无 (無) wú ㄨˊ 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: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下xià ㄒㄧㄚˋ 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~层。~款。 等级低的:~级。~品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

详情

基本字义● 箸zhù ㄓㄨˋ筷子。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。古同“著”,明显。 英语 chopsticks德语 Essst?

详情

● 处 (處) chǔ ㄔㄨˇ 居住:穴居野~。 存在,置身:设身~地。~心积虑。~世。 跟别人一起生活,交往:融洽相~。 决定,决?

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