崧高

拼音
sōng gāo
注音
ㄙㄨㄥ ㄍㄠ

“崧高”基本解释

1.山大而高。
2.即嵩山。

“崧高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崧高

  • 《崧高》是《诗经·大雅》中的第二十五篇。为先秦时代的诗歌。全诗八章,每章八句。这是尹吉甫送别申伯的诗。《毛诗序》以为是尹吉甫美宣王,但吴闿生却认为是讥刺。这首诗的起首二句“崧高维岳,骏极于天”为后人所激赏。《诗经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。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。
  • “崧高”造句

    1.崧高维岳,骏极于天;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;大河游龙,长波东倾,洋洋乎,九千里,奔腾弛骋。

    “崧高”分词解释

    基本字义● 崧sōng ㄙㄨㄥˉ ◎ 同“嵩”。 英语 high mountain; lofty, eminent法语 élevé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高gāo ㄍㄠˉ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,与“低”相对:~峰。~空。~踞。~原。~耸。~山流水(喻知己、知音或乐曲高妙)。~屋建瓴(形容?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