匏瓜

拼音
páo guā
注音
ㄆㄠˊ ㄍㄨㄚ

“匏瓜”基本解释

1.一年生草本植物﹐果实比葫芦大﹐老熟后可剖制成器具。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。《论语.阳货》:"吾岂匏瓜也哉!焉能系而不食?"后因以喻未得仕用或无所作为的人。
2.星名。
3.喻男子独处无偶。

“匏瓜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匏瓜

  • 匏瓜在古文中常指所有的葫芦,有长形、圆形、扁圆形及亚腰形等四种形状;但现在一般特指果形如梨形的葫芦变种。
  • “匏瓜”造句

    1.我又怎么能像个匏瓜一样,总是挂着,不被人采食。

    2.从南湘之二妃,携汉滨之游女,叹匏瓜之无匹兮,咏牵牛之独处。

    3.乃有南侵狼坐,北入匏瓜,变化超越,独异于常,是以日行之分,自有盈缩。

    4.有智慧的人参悟的荧惑寿星,匏瓜无匹等。

    5.匏瓜之无匹兮,咏牵牛之独处。

    6.食用兼备的匏瓜成为南蛮的标志,是因为南蛮作为南方炎族的一支是最先种植匏瓜的先民。

    7.白居易读了老子后作七言律诗:吉凶祸福有来由,但要深知不要忧;只见火光烧润屋,不闻风浪覆虚舟。名为公器无多取,利是身灾合少求;虽异匏瓜谁不食?大都食足早宜休。白居易

    8.洛神由湘水的娥皇、女英跟随着,由水边漫游的汉水女神陪伴着,哀叹匏瓜星的孤零无匹,同情牵牛星的寂寞独居。

    9.新郎新娘共饮匏瓜所盛之酒,喻意夫妻同甘共苦。

    10.吾岂匏瓜也哉,焉能系而不食?苟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

    “匏瓜”分词解释

    基本字义● 匏páo ㄆㄠˊ〔~瓜〕a.一年生草本植物。果实比葫芦大,对半剖开可做水瓢。b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均俗称“瓢葫芦”。中国古代八音之一,如笙、竽等。

    详情

    ● 瓜 guā ㄍㄨㄚˉ 蔓生植物,属葫芦科,果实可食:西~。冬~。~蒂。~分(像切瓜一样分割,如“~~天下”)。~葛。?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