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弦

拼音
míng xián
注音
ㄇㄧㄥˊ ㄒㄧㄢˊ

“鸣弦”基本解释

解释 1.亦作"鸣弦"。 2.《论语.阳货》:"子在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"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,故邑人皆弦歌。后以"鸣弦"泛指官吏治政有道,百姓生活安乐。 3.拨动琴弦,使之作响。 4.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。 5.指弓弦。

“鸣弦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鸣弦

  • 亦作“ 鸣弦 ”。 1.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在 武城 ,闻弦歌之声。”原谓 子游 以礼乐为教,故邑人皆弦歌。后以“鸣弦”泛指官吏治政有道,百姓生活安乐。《后汉书·循吏传赞》:“一夫得情,千室鸣弦。” 李贤 注:“一夫谓守长也。千室谓黎庶。言上得化下之情,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。” 宋 曾巩 《送韩玉汝使两浙》诗:“使传东驰下九天,此邦曾屈试鸣弦。”
  • “鸣弦”造句

    1.温泉区的主要景点有人字瀑、三叠泉、鸣弦泉,丹井、醉石、慈光阁等。

    2.俯仰三尺晖光凛,临分半壁残虹黯。冰轮此今没瀚水,荒冢悄立劫世缘。欲怀萧隐荷归陇。夕照渔蓑渡沧海,潮起江楼夜鸣弦。莫问苍茫一何去,独向轻舟泛晚天。藤萍

    “鸣弦”分词解释

    ● 鸣 (鳴) míng ㄇㄧㄥˊ 鸟兽或昆虫叫:~啭。~唱。~叫。~禽。鸟~。 发出声音,使发出声音:~响。~奏。孤掌难~

    详情

    ● 弦 xián ㄒㄧㄢˊ 系在弓背两端的、能发箭的绳状物:弓~。~韦(“弦”指弓弦,“韦”是兽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