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告奋勇

拼音
zì gào fèn yǒng
注音
ㄗˋ ㄍㄠˋ ㄈㄣˋ ㄩㄥˇ
简拼
zgfy

反义词:畏首畏尾

畏首畏尾

【解释】畏:怕,惧。前也怕,后也怕。比喻做事胆子小,顾虑多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畏首畏尾,身其余几?”

【示例】妹子平日但凡遇见吃酒行令,最是高兴,从不~。 ◎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四回

【近义词】瞻前顾后、左顾右盼

【反义词】无所畏惧、当机立断

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
反义词:逼上梁山

逼上梁山

【解释】比喻被迫起来反抗。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。

【出处】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十一回:“林冲雪夜上梁山。”

【示例】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~的。 ◎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十八章

【近义词】迫不得已、铤而走险

【反义词】自觉自愿、自告奋勇

【语法】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动

反义词:踌躇不前

踌躇:迟疑不决的样子。犹豫不决,不敢前进

反义词:望而却步

却步:不敢前进,向后退。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,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。

反义词:畏缩不前

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

反义词:畏葸不前

畏葸不前

【解释】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

【出处】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:“唐介始弹张尧佐,谏官皆上疏,及弹文彦博,则吴奎畏葸不前,当时谓拽动阵前。”

【示例】在困难面前~,不是我们的作风。

【近义词】胆战心惊、望而却步

【反义词】无所畏惧、勇往直前

【语法】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
“自告奋勇”基本解释

告:称说,表示。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