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若罔闻

拼音
zhì ruò wǎng wén
注音
ㄓˋ ㄖㄨㄛˋ ㄨㄤˇ ㄨㄣˊ
简拼
zrww

反义词:聚精会神

会:集中。原指集思广益。后形容专心致志,注意力高度集中

反义词:刮目相看

刮目相看

【解释】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
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

【示例】世界也~,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,睡狮果然醒了。 ◎朱自清《这一天》

【近义词】另眼相看、另眼看待

【反义词】视同一律

【语法】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取得显著成绩

反义词:拭目以待

拭目以待

【解释】拭:擦;待:等待。擦亮眼睛等着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。

【出处】汉·杨修《答临淄侯笺》:“观者骇视而拭目,听者倾首而竦耳。”

【近义词】静观其变

【反义词】置若罔闻

【语法】连动式;作谓语;形容殷切地盼望

反义词:如雷灌耳

如雷灌耳

【解释】①形容声音大(多指语音)。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。
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中:“‘吾乃燕人张翼德,谁敢共吾决死?’叫声如雷灌耳,桥梁皆断。”

【示例】季苇萧道:‘先生大名,~。小弟献丑,真是弄斧班门了。’ ◎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八回

反义词:耳濡目染

耳濡目染

【解释】濡:沾湿;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濡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

【示例】她完全没有读过书,但她单凭~,也认得一些字,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。 ◎郭沫若《少年时代·我的童年》

【近义词】耳闻目睹、耳熟能详

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不知不觉地改变

反义词:念念不忘

念念不忘

【解释】念念:时刻思念着。形容牢记于心,时刻不忘。

【出处】《朱子全书·论语》:“言其于忠信笃敬,念念不忘。”

【示例】此吾所以感刻于心,而~者也。 ◎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三

【近义词】念兹在兹、朝思暮想、刻骨铭心

【反义词】置之不理、置之度外、置若罔闻

【语法】偏正式;作谓语;指时刻挂在心上

反义词:耿耿于怀

不能忘怀,牵萦于心。

“置若罔闻”基本解释

置:放,摆;若:好象。放在一边,好象没有听见似的。指不予理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