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形毕露

拼音
yuán xíng bì lù
注音
ㄩㄢˊ ㄒㄧㄥˊ ㄅㄧˋ ㄌㄨˋ
简拼
yxbl

反义词:不露声色

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上的表情。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。

反义词:匿影藏形

匿影藏形

【解释】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也比喻躲藏起来,不公开活动。

【出处】《邓析子·无厚篇》:“为君者,藏形匿影,群下无私,掩目塞耳,万民恐震。”

【示例】若夫暗藏之汪精卫,则招摇过市,窃据要津;~,深入社会。 ◎毛泽东《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》

【近义词】销声匿迹、无影无踪、鬼鬼祟祟

【反义词】出头露面、招摇过市

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躲藏起来,不公开活动

反义词:鬼头鬼脑

形容行为举止诡秘,不光明正大。

反义词:掩人耳目

掩人耳目

【解释】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。比喻用假象迷惑人,欺骗人。

【出处】《大宋宣和遗事》亨集:“虽欲掩人之耳目,不可得也。”

【示例】必须假手他人,死于道路,方可~。 ◎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二回

【近义词】欲盖弥彰、偷天换日、瞒上欺下

【反义词】原形毕露、真心实意、光明磊落

【语法】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
反义词:乔装打扮

乔装:改变服装、面貌;打扮:指化装。指进行伪装,隐藏身份。

反义词:藏头露尾

藏起了头,露出了尾。形容说话躲躲闪闪,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。

“原形毕露”基本解释

原形:原来的形状;毕:完全。本来面目完全暴露。指伪装被彻底揭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