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gé,lì,
笔画
10
部首
五笔
gkmh
结构
上中下结构
笔顺
横,竖,折,横,竖,折,点,撇,横,竖
五行
统一码
U+9B32

“鬲”的笔顺

“鬲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gé ㄍㄜˊ

     ◎ 〔~津河〕古水名,即今漳卫新河,是中国河北、山东两省的界河。

其它字义


lì ㄌㄧˋ

     ◎ 古代炊具,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。

英语 type of caldron with three hollow legs; name of a state;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3

德语 Ge (Eig, Fam)?,Radikal Nr. 193 = Kochtopf, Metalltopf

法语 type de chaudron en céramique à trois pieds creux

“鬲”字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〈名〉

(1) 古国名。鬲国 [Ge state],相传为夏方国。西汉在其地设鬲县。如:鬲氏(古国名。即鬲国)

(2) 通“膈”。横隔膜 [diaphragm]

食饮不下,鬲塞不通。——《素问·风论篇》

(3) 又如:针鬲(用针刺横膈膜);鬲要(膈腰。指心胸);鬲肝(膈和肝)

(4) 通“槅”。大车轭 [yoke]

鬲长六尺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》。孙诒让正义:“鬲,即槅之借字。”

(5) 县名 [Ge county]。汉置。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南

(6) [鬲津] 水名 [Ge River]。发源于河北,流入山东

词性变化


〈动〉

(1) 通“隔”。阻隔 [separate]

鬲闭门户,毋得擅上。——《汉书·五行志中》

别异蛮夷,鬲绝器物。——《汉书·南越王赵佗传》

(2) 又如:鬲闭(隔离闭塞);鬲咽(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难);鬲塞(阻塞);鬲蔽(阻隔);鬲绝(隔断);鬲子(格子)

(3) 另见 lì

基本词义


〈名〉

(1) (象形。金文字形,象饮食器具形。本义:古代炊器。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,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) 同本义 [tripod]

古鼎中有三足皆空,中可容物者,所谓鬲也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(2) 又如:鬲如(形状突起高绝如鬲鼎的样子)

(3) 另见 gé

“鬲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亥集上】【鬲】 鬲·康熙筆画:10 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?【廣韻】郞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狼狄切,????音歷。【說文】鼎屬,實五觳,斗二升曰觳。【爾雅·釋器】鼎款足謂之鬲。【註】鼎曲脚也。【疏】款,闊也。謂鼎足相去疎闊者名鬲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其空足曰鬲。【註】蘇林曰:足中空不實者,名曰鬲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鍑,吳揚之閒謂之鬲。
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各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核切,????音隔。【禮·喪大記】陶人出重鬲。【疏】縣重之罌也。是瓦瓶。

又姓。

又【儀禮·士喪禮】苴絰大鬲。【註】鬲,搤也,中人之手,搤圍九寸,絰之差自此出焉。【釋文】鬲,又作搹。

又國名。【左傳·襄十四年】靡奔有鬲氏。【註】鬲,國名。今平原縣。

又【爾雅·釋水】鬲津,九河之一。【註】水多阨狹,可隔以爲津。

又與隔同。【前漢·五行志】鬲閉門戸。【註】師古曰:鬲與隔同。

又【集韻】乙革切,音戹。與軶同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車人】凡爲轅,鬲長六尺。【註】鬲謂轅端厭牛領者。 【五經文字】說文作鬲,經典相承作鬲。鬲字原从????作。

“鬲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ㄍㄜˊ

  1. 人体的经穴。位于脊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的经穴。《三国志·卷二九·魏书·方技传·华佗传》:「太祖苦头风,每发,心乱目眩,佗针鬲,随手而差。」

  2. 人名用字。如殷末有贤人胶鬲。

ㄌㄧˋ
  1. 一种古代的炊具。圆口,似鼎有三足,足部中空,便于加热炊煮。《说文解字·鬲部》:「鬲,鼎属也,实五觳,斗二升曰觳。象腹交文,三足。」《汉书·卷二五·郊祀志上》:「禹收九牧之金,铸九鼎,……,其空足曰鬲。」

  2. 一种古代丧葬时所用的瓦瓶。《礼记·丧大记》:「陶人出重鬲,管人受沐。」

  3.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