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zhuā,
笔画
17
部首
五笔
结构
上下结构
笔顺
横,竖,横,横,横,折,点,撇,撇,撇,撇,点,撇,点,横,竖,横
五行
统一码
U+9AFD

“髽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zhuā ㄓㄨㄚˉ

  1. 古代妇女服丧时用麻扎成的发髻。
  2. 古代妇女服丧时用麻扎发髻。
  3. 梳在头顶两旁的发髻。

英语 to dress the hair

德语 frisieren

“髽”字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zhuā

〈名〉

(1) 古代妇人丧的露髻,用麻束发 [hemp-tied hair]

髽衰三年。——《仪礼》

(2) 又如:髽髻(梳在头顶两旁的发髻);髽角儿(头顶两旁的发髻上翘如角儿)

“髽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亥集上】【髟】 髽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7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??莊華切,音撾。【說文】喪結。【儀禮·士喪禮】婦人髽于室。【註】去筓纚而紒也。

又【喪服註】露紒也。猶男子之括髮。【禮·檀弓】魯婦人之髽而弔也。自敗于臺鮐始也。

“髽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ㄓㄨㄚzhuā

  1. 参见「髽髻 」条。

  1. 古代妇女在守丧期间把麻布加在头发里挽成髻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「国人逆丧者皆 ,鲁于是乎始。」《仪礼·士丧礼》:「妇人于室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