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náo,nǎo,yōu,
笔画
18
部首
五笔
结构
左右结构
笔顺
撇,折,撇,横,撇,竖,折,横,横,点,折,点,折,点,点,撇,折,点
五行
统一码
U+7376

“獶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náo ㄋㄠˊ

  1. 古同“猱”:“余左执太行之~,而右搏雕虎。”
  2. 涂抹墙壁的匠人:“~人亡,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斲。”

其它字义


nǎo ㄋㄠˇ

     ◎ 狗受惊的样子。

其它字义


yōu ㄧㄡˉ

     ◎ 〔~????〕犬名。

“獶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巳集下】【犬】 獶·康熙筆画:19 ·部外筆画:15

【玉篇】奴巧切,音橈。犬驚貌。

又【禮·樂記】獶雜子女。【註】獶,獼猴也。言舞者如獼猴戲也。獶,或作猱。
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???於求切,音優。【廣韻】獶????,犬名。

又【集韻】奴侯切,音羺。南越謂犬爲獶????。
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????奴刀切,音峱。【集韻】本作夒,或作獿猱蝚。詳前猱字註。

“獶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ㄋㄠˊnáo

  1. 动物名。即猕猴。猿属。体矮小,尾金色,臂长,善攀爬。《礼记·乐记》:「杂子女,不知父子。」汉·郑玄·注:「,狝猴也。」也称为「猱」、「狨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