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gàn,
笔画
12
部首
五笔
结构
左右结构
笔顺
竖,折,折,点,折,竖,折,横,横,横,横,竖
五行
统一码
U+9AAD

“骭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gàn ㄍㄢˋ

  1. 胫骨。
  2. 小腿:“衣青布短袴,露~。”
  3. 肋骨。

英语 shin bone

德语 Schienbeine (S)

法语 tibia

“骭”字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gàn

〈名〉

(1) 胫骨,小腿骨,亦指小腿 [shank]

骭,骨交也。从骨,干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
骭,胫也。——《埤苍》

易骭之一毛。——《淮南子·俶真》。注:“自膝以下、胫以上也。”

(2) 又如:骭疡(胫疮);骭毛(胫毛)

(3) 肋骨 [rib]

“骭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亥集上】【骨】 骭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3

【唐韻】古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案切,????音幹。【爾雅·釋訓】骭瘍爲微。【註】骭,脚脛也。【說文】骸也。【廣韻】脅也。【甯戚·飯牛歌】短布單衣適至骭。【九經韻覽】亦作幹。

又【集韻】下晏切,音????。

又侯旰切,音翰。

又下????切,音限。義????同。

“骭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ㄍㄢˋgàn

  1. 小腿骨。《广韵·去声·谏韵》:「,胫骨。」《新唐书·卷二二二·南蛮传上·南诏传上》:「衣青布短裤,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