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qūn,
笔画
10
部首
五笔
cwtp
结构
半包围结构
笔顺
折,点,撇,点,撇,折,点,点,折,点
五行
统一码
U+9021

“逡”的笔顺

“逡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qūn ㄑㄩㄣˉ

     ◎ 退让,退却:~巡。

英语 retreat, withdraw, fall back

法语 reculer,par degrés

“逡”字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qūn

〈动〉

(1) (形声。从辵( chuò) 。本义:徘徊的样子)

(2) 复,往来 [come and go;loiter about]

逡,复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徐灏注笺:“复训往来。往来即逡巡意。”

(3) 退让[yield]

有功者上,无功者下,则群臣逡。——《汉书·公孙宏传》

(4) 退却,打仗时军队向后撤 [retreat]

逡巢逗穴,命淮、汝戈船,遏其还径。——《宋书》

“逡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下】【辵】 逡·康熙筆画:14 ·部外筆画:7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??七倫切,音踆。【說文】復也。【玉篇】退也,郤也。【集韻】逡巡,行不進也。【前漢·公孫弘傳】有功者上,無功者下,則羣臣逡。【註】言有次第也。【楚辭·九章】遷逡次而勿驅兮。

又月運之名。【揚子·方言】日運爲躔,月運爲逡。

又【小爾雅】體慚曰逡。

又與?通,兔名。【戰國策】東郭逡者,海內之狡兔也。

又【集韻】須閏切,音竣。逡遒,縣名。

又與駿通。【禮·大傳】執籩豆,逡奔走。【書·武成】作駿。

“逡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ㄑㄩㄣqūn

  1. 往复、循环。《说文解字·辵部》:「,复也。」清·段玉裁·注:「《方言》:『躔、,循也。日运为躔,月运为。』」

  2. 退却。《玉篇·辵部》:「,退也,却也。」《汉书·卷五八·公孙弘传》:「有功者上,无功者下,则群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