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niǎo,
笔画
14
部首
五笔
结构
上下结构
笔顺
横,竖,竖,撇,竖,折,横,横,横,折,点,点,点,点
五行
统一码
U+8526

“蔦”字基本解释

niǎo ㄋㄧㄠˇ


  1. 落葉小喬木,莖攀緣樹上,葉掌狀分裂,略作心臟形,花淡綠微紅,果實球形,味酸。

英语 the convovulvus; parasitic plants such as mistletoe; Ribes ambiguum

“蔦”字详细解释

詳細字義


蔦 niǎo

〈名〉

寄生木 [birdvine and viscum]。本草學家指桑寄生科桑寄生屬和檞寄生屬植物。前者寄生於山茶科、殼鬥科等樹上,後者寄生於檞、榆、樺等多種闊葉樹上。枝莖可入藥

“蔦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申集上】【艸】 蔦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11

【唐韻】都了切,音鳥。寄生也。【詩·小雅】蔦與女蘿,施于松柏。

又【正韻】泥了切,音裊。【集韻】多嘯切,音釣。義????同。【說文】或从木作樢。

“蔦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ㄋㄧㄠˇniǎo

  1. 植物名。落葉小灌木。莖略能蔓爬,寄生於桑、榆等樹上;直立,下部有時橫臥,高約六十公分。葉呈掌狀分裂,略作圓形,邊緣有鈍鋸齒狀,葉柄長,表面有細毛。花白微帶綠色,果實球形。生長在大陸地區四川等地的深山中。種子煎服,可治水腫,亦可作利尿劑與通經藥。也稱為「桑寄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