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wěi,
笔画
12
部首
五笔
结构
上下结构
笔顺
横,竖,竖,折,竖,横,竖,折,横,横,折,竖
五行
统一码
U+8466

“葦”的笔顺

“葦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wěi ㄨㄟˇ

  1. 芦苇。《説文?艸部》:“葦,大葭也。”《廣韻?尾韻》:“葦,蘆葦。”宋沈括《夢溪補筆談》卷三:“予今詳諸家所釋,葭、蘆、葦,皆蘆也。則菼、薍、萑,自當是荻耳。”《詩?豳風?七月》:“七月流火,八月萑葦。”孔穎達疏:“初生為葭,長大為蘆,成則名為葦。”《漢書?終軍傳》:“南越竄屏葭葦,與鳥魚同羣,正朔不及其俗。”唐顧況《宿湖邊山寺》:“蒲團僧定風過席,葦岸漁歌月墮江。”
  2. 变动貌。《漢書?王莽傳中》:“懼然祗畏,葦然閔漢氏之終不可濟。”顔師古注:“葦然,變動之貌也。”
  3. 通“緯”。编织。《莊子?列禦寇》“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”唐陸德明釋文:“緯,織也。蕭,荻蒿也。織蕭以為畚而賣之。本或作葦。”

英语 reed

德语 Schilf, Ried, Reet, Rohr, Schilfrohr (S, Bio)?,dr?ngen, hetzen (V)

法语 roseau

“葦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申集上】【艸】 葦·康熙筆画:15 ·部外筆画:9

【玉篇】禹鬼切【集韻】羽鬼切,????音偉。【說文】大葭也。【詩·衞風】一葦杭之。【風俗通】除夕飾桃人,垂葦交,畫虎于門。【後漢·袁閎傳】爲沛相,乗葦車。

又山名。【水經注】江水浦東有葦山。

又【類篇】于非切,音闈。【爾雅·釋草】葦????,芀。謝嶠讀作平聲。

又【篇海】于貴切,音胃。【莊子·列禦????】緯蕭而食。亦作葦。

 

“葦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ㄨㄟˇwěi

  1. 参见「芦苇 」条。

  2. 一种船身窄长如苇草的小舟。宋·苏轼〈赤壁赋〉:「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