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zī,
笔画
12
部首
五笔
结构
左右结构
笔顺
横,竖,竖,点,撇,横,竖,折,横,横,折,竖
五行
统一码
U+9111

“鄑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zī ㄗˉ

  1. 古地名,中国春秋时属鲁,在今山东省汶上县以南。
  2. 中国春秋时纪国邑名,在今山东省昌邑县西北。

英语 kick; place in Shandong province

德语 Ortsname (S)

法语 (nom de lieu)?

“鄑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下】【邑】 鄑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10

【唐韻】卽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將支切【正韻】津私切,????音貲。【韻會】邑名。古屬靑州,周屬紀,後入齊。【春秋·莊元年】齊師遷紀、郱、鄑、郚。【註】北海都昌縣西有貲城,卽鄑城也。互詳前郚字註。

又【集韻】宋、魯閒地。【春秋·莊十一年】公敗宋師于鄑。

又【集韻】卽刃切,音晉。義同。 【說文】作????。隸作鄑。譌作????,俗作鄑,????非。

“鄑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ㄐㄧㄣˋjìn

  1. 地名:? ?春秋時魯、宋交界的地方。約位於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濟寧縣境。《說文解字·邑部》:「鄑,宋、魯閒地。」? ? 春秋時紀國邑城。約位於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昌邑縣境。

?zī
  1. (一)?之又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