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pō,
笔画
20
部首
五笔
结构
左右结构
笔顺
撇,点,横,横,竖,点,撇,横,折,点,撇,撇,点,折,横,折,撇,折,折,点
五行
统一码
U+93FA

“鏺”字基本解释

pō ㄆㄛˉ


  1. 一種兩邊有鉤、有刃,下有長木柄的鐮刀。
  2. 割:“春~草棘。”

“鏺”字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〈名〉

(形声。从金,发声。本义:一种两边有刃、装有长木柄的镰刀) 同本义 [sickle]

今农器镰、斧、 鏺之类,非砺不可。——《农政全书》

词性变化


〈动〉

(1) 用镰刀、钐刀等抡开来割 [草、谷物等] [cut with a sickle]

春鏺草棘。——《六韬·农器》

(2) 讨平 [send armed forces to put down a rebellion]

鏺广济,掀 蕲春。—— 唐· 韩愈《曹成王碑》

“鏺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戌集上】【金】 鏺·康熙筆画:20 ·部外筆画:12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??普活切,音潑。【說文】兩刃刀名。木柄,可以刈草。【集韻】或省作????。

又【正韻】刈也。【韓愈·曹成王????】鏺廣濟。

又【集韻】北末切,音撥。鐮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