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fú,
笔画
14
部首
五笔
结构
上下结构
笔顺
撇,横,点,撇,横,点,撇,折,横,横,折,竖,折,点
五行
统一码
U+7B99

“箙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fú ㄈㄨˊ

  1. 用竹、木或兽皮做成的盛箭的器具:“中秋,献矢~。”
  2. 用具的外套。

英语 quiver

德语 K?cher, zittern (S)

法语 tremblement

“箙”字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〈名〉

用竹、木或兽皮等做成的盛箭器具 [container for arrows]

箙,矢器也。藏弩箭为箙。——《玉篇》

“箙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未集上】【竹】 箙·康熙筆画:14 ·部外筆画:8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??房六切,音服。盛弓矢器。【周禮·夏官】仲秋獻矢箙。【註】箙,盛矢器也。【又】田弋充籠箙矢。【註】籠,竹箙也。【後漢·輿服志】耕車,置????耒耜之箙,上親耕所乗也。 通作服。【詩·小雅】象弭魚服。【鄭語】檿弧箕服。【註】服,矢房也。 【集韻】或作????韛????。

“箙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ㄈㄨˊ

  1. 盛箭用的器具。以竹、木或兽皮等制成。《周礼·夏官·司弓矢》:「中春献弓弩,中秋献矢。」唐·李贺〈黄家洞〉诗:「黑幡三点铜鼓鸣,高作猿啼摇箭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