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tí,
笔画
20
部首
五笔
结构
左右结构
笔顺
撇,折,竖,折,横,竖,横,点,点,点,点,竖,折,横,横,横,竖,横,撇,点
五行
统一码
U+9BF7

“鯷”的笔顺

“鯷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tí ㄊㄧˊ

     ◎ 〔~魚〕體長十餘釐米,銀灰色,側扁,生活在海中。亦稱“黑背鯷”。

英语 anchovy

“鯷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亥集中】【魚】 鯷·康熙筆画:20 ·部外筆画:9

【唐韻】杜奚切【集韻】田黎切【正韻】杜兮切,????音題。同鮷。【博雅】鮎也。【類篇】魚重千斤。【戰國策】鯷冠秫縫。【註】鯷,大鮎,以其皮爲冠。

又【前漢·地理志】會稽海外有東鯷人。
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???是義切,音?。

又【廣韻】特計切【集韻】大計切,????音弟。

又【集韻】上紙切,音是。義????同。

“鯷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ㄊㄧˊ

  1. 动物名。鱼纲科。银灰色,体长侧扁,体侧有一条银白色纵带。为群集于浅海的小型鱼类。盛产于东海、黄海。也称为「黑背鳁」。

  2. 中国古代种族之一。分布于东方海中。《汉书·卷二八·地理志下》:「会稽海外有东人,分为二十余国,以岁时来献见云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