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yán,xiàn,
笔画
12
部首
五笔
结构
左右结构
笔顺
折,折,点,点,点,点,撇,竖,横,折,折,点
五行
统一码
U+7D96

“綖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yán ㄧㄢˊ

  1. 古代覆盖在帽子上的一种装饰物。
  2. 古通“延”,延缓;松懈:“百官慎职而莫敢愉(偷)~。”

其它字义


xiàn ㄒㄧㄢˋ

     ◎ 古同“线”。

英语 the hanging flap in the front of a hat

“綖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未集中】【糸】 綖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7

【廣韻】以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夷然切,????音延。【玉篇】冕前後垂覆也。【左傳·桓二年】衡紞紘綖。【註】綖,冠上覆。【疏】冕以木爲幹,以????布衣其上謂綖。

又通作延。【禮·玉藻】天子玉藻十有二旒,前後邃延。【註】延,冕上覆也。【釋文】《字林》作綖。
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??以淺切,音演。義同。

又【集韻】延面切,音衍。義同。

又【集韻】私箭切,音線。綫或从延。

“綖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????ㄧㄢˊyán

  1. 古代垂覆在帽子前后的饰物。《玉篇·糸部》:「????,冕前后垂。」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「带裳幅舄,衡紞纮????。」

  1. 拖延、延缓。《吕氏春秋·审分览·勿躬》:「若此则形性弥羸,而耳目愈精;百官慎职,而莫敢愉????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