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náng,
笔画
23
部首
五笔
结构
左右结构
笔顺
竖,折,横,竖,横,点,点,横,竖,折,横,竖,折,横,横,横,竖,竖,横,撇,折,撇,点
五行
统一码
U+8830

“蠰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náng ㄋㄤˊ

     ◎ 〔蟷~〕见“蟷”。

“蠰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申集中】【虫】 蠰·康熙筆画:23 ·部外筆画:17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??式亮切,音餉。【爾雅·釋蟲】蠰,齧桑。【註】似天牛,長角,體有白點,喜齧桑樹作孔,入其中。江東呼爲齧髮。

又師莊切,音霜。義同。

又【廣韻】如兩切,音壤。【爾雅·釋蟲】土螽,蠰谿。【註】似蝗而小,今謂之土????。

又【集韻】奴當切,音囊。蟷蠰。詳蟷字註。

又如陽切,音穰。義同。 亦作????。

“蠰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ㄕㄤˋshàng

  1. 一种类似天牛的虫。体上有白点,喜食桑叶。《尔雅·释虫》:「,啮桑。」晋·郭璞·注:「似天牛,角长,体有白点,喜啮桑树,作孔,入其中,江东呼为啮发。」

ㄖㄤˇrǎng
  1. 一种形似蝗虫而体型较小的虫。善于跳跃。《尔雅·释虫》:「工螽,谿。」宋·邢昺·疏:「土螽一名谿,今谓之土磔,江南呼虴蛨,又名虴蜢,形似蝗而小,善跳者是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