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qī,yǐ,jī,
笔画
12
部首
五笔
结构
左右结构
笔顺
横,撇,点,横,竖,折,横,竖,横,竖,折,点
五行
统一码
U+6532

“攲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qī ㄑㄧˉ

     ◎ 倾斜:“~帆侧柁入波涛。”

其它字义


yǐ ㄧˇ

     ◎ 古通“倚”,斜靠着:“~枕听鸣蛙。”

其它字义


jī ㄐㄧˉ

     ◎ 持箸取物。

英语 up; uneven

德语 hinauf

“攲”字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〈形〉

(1) (形声。从支,奇声。( jī )本义:用箸夹取) 引申为倾斜不正 [tilted]

孔子观于 鲁桓公之庙,有欹器焉。——《荀子·宥坐》

(2) 又如:攲器(倾斜易覆的器具。古指改装过的汲水陶罐);攲斜偃蹇(倾斜歪曲);攲侧(倾斜);攲案(一种可以躺着看书的斜榻。相传最早为曹操所作)

“攲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卯集下】【支】 攲·康熙筆画:12 ·部外筆画:8

【唐韻】去奇切【集韻】丘奇切,????音崎。【說文】持去也。

又【家語】孔子觀於周廟,有攲器焉。使子路取水試之,滿則覆,中則正,虛則攲。【荀子·宥坐篇註】攲器,傾敧易覆之器。

又【廣韻】居綺切【集韻】舉綺切,????音掎。義同。【類篇】一曰不平。◎按攲字與攴部敧字不同。

“攲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ㄑㄧ

  1. 倾斜、倚靠。如:「攲侧」。宋·苏轼〈洞仙歌·冰肌玉骨〉词:「人未寝,枕钗横鬓乱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