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hū,
笔画
8
部首
五笔
结构
上下结构
笔顺
撇,折,撇,撇,竖,折,横,横
五行
统一码
U+66F6

“曶”字基本解释

hū ㄏㄨ


  1. 疾速;瞬息。
  2. 量词。极小的度量单位名。
  3. 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手板,用以纪事,后作“笏”。
  4. 古代剑名。
  5. 同“昒”。
  6. 通“忽”。

“曶”字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疾速 [fast]。如:曶曶(迅速);曶霍(形容迅疾)

词性变化


轻忽 [neglect]

用心于内,不求于外,子时人皆曶之。——《汉书》

(1) 极小的量度单位名 [a measure unit]

夫数出于杪曶,以成毫厘,毫厘积累,以成分寸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
(2) 曶鼎。西周中期青铜器。高二尺,围四尺,深九寸,款足作牛首形 [a kind of vessel]

(3) 笏的古字 [ancient word of 笏]

“曶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辰集上】【日】 曶·康熙筆画:8 ·部外筆画:4

【韻會】昒書作曶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曶????闇昧,得耀乎光明。【註】曶????,早朝也。◎按與曰部?字不同。?从曰,與忽同。此从日。《字彙》云同忽,非是。

“曶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ㄏㄨ

  1. 極微小的數。《續漢書志·第二·律曆志中》:「夫數出於杪,以成毫氂,毫氂積累,以成分寸。」

  1. 疾速的、快速的。《文選·揚雄·羽獵賦》:「昭光振燿,蠁如神。」《文選·傅毅·舞賦》:「蜲蛇姌嫋,雲轉飄。」

  1. 輕忽、忽略。《漢書·卷八七·揚雄傳下·贊曰》:「用心於內,不求於外,於時人皆之。」通「忽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