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fú,
笔画
9
部首
五笔
结构
左右结构
笔顺
横,横,折,竖,横,撇,折,点,点
五行
统一码
U+97E8

“韨”字基本解释

(韍)

fú ㄈㄨˊ


  1. 古代祭服的蔽膝:“服天子~冕”。

英语 a leather knee-pad worn during sacrifices

德语 Knieschützer (S)

法语 genouillère,genouillère

“韨”字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“韦”,表示与皮革有关。本义:古代贵族祭祀时戴的蔽膝,用熟皮做成,遮在膝前)

(2) 同本义 [knee hide used in the ceremony of sacrifice]

有虞氏服韨。——《礼记·明堂位》

一命緼韨幽衡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

受绿衮冕衣裳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

又如:韨冕(敝膝和帽子)

(3) 系印玺的丝带。也作“绂” [silk ribbon]

韨如相国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注:“组也。”

又如:玺绋(印带)

“韨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(康熙字典未收录“韨”字头,请参考“韍”字。) 【戌集中】【韋】 韍·康熙筆画:14 ·部外筆画:5

【廣韻】【韻會】分勿切【集韻】分物切,????音弗。【說文】本作巿,韠也。篆文从韋从犮。【註】徐鉉曰:今俗作紱,非是。【禮·玉藻】一命縕韍幽衡,再命赤韍幽衡,三命赤韍蔥衡。【註】此????冕爵弁服之韠,尊祭服,異其名耳。韍之言蔽也。【前漢·諸侯王表】奉上璽韍。【註】師古曰:璽之組也。

又【集韻】方未切,音沸。蔽膝也。巿,遮羞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