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pán,bān,pó,
笔画
14
部首
五笔
结构
上下结构
笔顺
撇,撇,折,点,横,点,撇,折,折,点,撇,横,横,竖
五行
统一码
U+642B

“搫”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pán ㄆㄢˊ

     ◎ 手不正。

其它字义


bān ㄅㄢˉ

     ◎ 古同“搬”,搬运。

其它字义


pó ㄆㄛˊ

  1. 清扫;扫除:“尔乃~场拄翳,停偅葱翠”。
  2. 披散。
  3. 敛聚。

“搫”字康熙字典解释

【卯集中】【手】 搫·康熙筆画:14 ·部外筆画:10

【唐韻】薄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官切,????音盤。【說文】搫擭不正也。

又【廣雅】除也。

又【唐韻】薄波切【集韻】蒲波切,????音婆。亦除也。【潘岳·射雉賦】搫場拄翳。【註】搫者,開除之名。射者,除地爲場。拄翳於草也。【六臣文選】作?。

又披散也。一曰斂聚也。【集韻】或作?。

“搫”字汉语字典解释

ㄆㄢˊpán

  1. 不正。《玉篇·手部》:「,手不正也。」

ㄆㄛˊ
  1. 扫除、清除。清·王念孙《广雅疏证·卷三下·释诂》:「,除也。」《文选·潘岳·射雉赋》:「尔乃场拄翳,停僮葱翠。」李善注引徐爰曰:「射者闻有雉声,便除地为场。」

  2. 披散。《广韵·平声·戈韵》:「,披散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