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形
近义词:地势
解释
◎ 地势 dìshì
[topography;relief;terrian]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
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。《汉书.卷一.高帝纪下》:「地势便利,甚以下兵于诸侯,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」《文选.虞羲.咏霍将军北伐诗》:「长城地势崄,万里与云平。」近形势
地位权势。《后汉书.卷六七.党锢传.尹勋传》:「宗族多居贵位者,而勋独持清操,不以地埶尚人。」《文选.左思.咏史诗八首之二》:「世胄蹑高位,英俊沉下僚;地势使之然,由来非一朝。」
近义词:地貌
在地理学中也称“地形”。指地表起伏形态。由内力作用(地壳运动、火山活动、地震等)和外力作用(流水、冰川、风、波浪、洋流等)相互作用而成。按形态分为山地、丘陵、高原、平原、盆地等。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(高大的山脉、断陷盆地、火山等)、侵蚀地貌(河流峡谷、曲流、冰川槽谷等)、堆积地貌(冲积扇、江心洲、火山锥等)等。
近义词:地球
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。人类居住的星球。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三颗行星。与太阳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。赤道半径?6378千米,极半径?6357千米;质量5?976×10??27克;平均密度5?52克/厘米?3。公转周期365?25天,自转周期23时56分4秒。运行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相交成23°26′的角度,故有四季寒暑和昼夜长短的差别。面积?51100万平方千米,其中海洋约占70?8%,陆地约占29?2%。地球内部由地核、地幔和地壳构成,地球外部由水圈、大气圈和地球辐射带构成。有一颗卫星(月球)。
①在地理学中,地形即“地貌”。
②在测绘学中,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态(地貌)和地表所有固定物体(如房屋、桥梁、道路)的总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