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乱终弃

拼音
shǐ luàn zhōng qì
注音
ㄕˇ ㄌㄨㄢˋ ㄓㄨㄥ ㄑㄧˋ
简拼
slzq

近义词:朝三暮四

朝三暮四

【解释】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。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,反复无常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狙公赋芧,曰:‘朝三而暮四。’众狙皆怒。曰:‘然则朝四而暮三。’众狙皆悦。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,亦因是也。”

【示例】厘定规则:怎样服役,怎样纳粮,怎样磕头,怎样颂圣。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~的。 ◎鲁迅《坟·灯下漫笔》

【近义词】朝秦暮楚、反复无常

【反义词】墨守成规、一成不变

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,比喻反复无常的人

近义词:三心二意

三心二意

【解释】又想这样又想那样,犹豫不定。常指不安心,不专一。

【出处】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:“争奈是匪妓,都三心二意。”

【示例】可是眼下大敌当前,后有追兵,你可千万不要~,迟疑不决,误了大事。 ◎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四章

【近义词】见异思迁、朝三暮四

【反义词】一心一意、专心致志

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
近义词:浅尝辄止

辄:就。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。指不深入钻研。

近义词:知难而退

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,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。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。

“始乱终弃”基本解释

乱:淫乱,玩弄。先乱搞,后遗弃。指玩弄女性的恶劣行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