迫不得已

拼音
pò bù dé yǐ
注音
ㄆㄛˋ ㄅㄨˋ ㄉㄜˊ ㄧˇ
简拼
pbdy

近义词:逼不得已

逼不得已

【解释】指迫不得已。

【出处】《云笈七签》卷八五:“[程伟]欲从求方,终不可得,云伟骨未应得之,逼不得已,妻尸解而去。”

【近义词】迫不得已

【语法】主谓式;作谓语;指被逼无奈

近义词:无可奈何

奈何:如何,怎么办。指感到没有办法,只有这样了。

近义词:逼上梁山

逼上梁山

【解释】比喻被迫起来反抗。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。

【出处】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十一回:“林冲雪夜上梁山。”

【示例】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~的。 ◎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十八章

【近义词】迫不得已、铤而走险

【反义词】自觉自愿、自告奋勇

【语法】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动

近义词:出于无奈

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。无奈:无可奈何。

近义词:万不得已

表示无可奈何,不得不如此。

近义词:不得不尔

得:能;尔:如此。不得不这样

近义词:必不得已

必不得已

【解释】必然不能得止。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。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。

【出处】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贡问政。子曰:‘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’子贡曰:‘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’曰:‘去兵。’”

【示例】布之威怀,革其非心,~,则仗大顺以讨之,出师以征之。 ◎唐·权德舆《世祖封不义侯议》

“迫不得已”基本解释

迫不得已

【解释】被逼得没有办法,不得不这样。

【出处】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为皇帝定立妃后,有司上名,公女为首,公深辞让,迫不得已然后受诏。”

【示例】吾之言爱国也,得毋为名乎,得毋为利乎,是毋为事势~乎。(清·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·结论》)

【近义词】无可奈何

【反义词】自觉自愿、甘心情愿

【语法】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不情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