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辞
近义词:借端
解释
◎ 借端 jièduān
[use as a pretext] 以某件事为借口
借端发作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假托事由。如:「他这样做,是存心借端寻衅。」也作「借端」。近借故
英语 to use as pretext
近义词:托故
解释
◎ 托故 tuōgù
[give (or find) a pretext] 推托于某种原因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借故。《西游记.第一八回》:「三藏望行者急忙不来,心甚疑惑:不知是请菩萨不至?不知是行者托故而逃?」近借口
近义词:借口
解释
◎ 借口 jièkǒu
(1) [use as an excuse]∶假托某种理由
(2) [pretext]∶假托的理由
寻找借口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借用别人的话,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。《左传.成公二年》:「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,若苟有以借口复于寡君,君之惠也,敢不唯命是听?」
以某事为理由。《文明小史.第三八回》:「卑职得了这个风声,晓得自己弹压不来,只得拜求他们地方上绅士,务必设法解散,千万不可滋事,反叫他们有所借口。」也作「借口」。
假托的理由。如:「他以头痛为借口,提早退席。」也作「借口」。近借词,设词
英语 to use as an excuse, on the pretext, excuse, pretext
法语 prétexter, prétexte, excuse
近义词:托词
解释
◎ 托词,托辞 tuōcí,tuōcí
[find (give) a pretext;make an excuse] 找借口
予谓此反间也,否则托辞以逐客也。——文天祥《指南录·自序》
托词谢绝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假借理由推托事情。如:「生病可能只是他的托词,不尽可信。」近饰词
近义词:饰词
解释
◎ 饰词 shìcí
(1) [excuse]∶掩饰真相的话;托词
(2) [polish]∶修饰文辞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经过修改美化的文词。汉.王充《论衡.对作》:「故论衡者,所以铨轻重之言,立真伪之平,非苟调文饰词,为奇伟之观也。」
假托言词以掩盖过失。《儒林外史.第四三回》:「大势看来,自是如此。但是上头问下来,这一句话却难以登答,明明像个饰词了。」近遁词,托词,托词
近义词:遁辞
解释
◎ 遁辞 dùncí
(1) [quibble;subterfuge] 因为故意躲闪或掩饰错误、或者由于理屈词穷或不愿以真意告诉他人时,用来搪塞的话
遁辞知其所穷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》
(2) 也作“遁词”
遁词巧辩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理屈辞穷时,为逃避他人诘问,于是偏离主题,闪烁其辞。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「邪辞知其所离,遁辞知其所穷。」也作「遁词」。近托辞
近义词:借故
解释
◎ 借故 jiègù
[find on excuse] 假借某种原因
借故退席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假借某事为理由。如:「他一向不喜欢参加这类应酬,便借故离开了。」近托故,托辞,托故,借端,借端
英语 to find an excuse
德语 unter einem Vorwand
法语 prendre pour excuse
近义词:饰辞
解释 1.修饰言辞﹑文辞。 2.托辞掩饰。 3.指虚浮不实之辞。
近义词:托言
解释 1.借口。 2.假称。 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
假托言词。《三国演义.第四回》:「今日并非贱降,因欲与众位一叙,恐董卓见疑,故托言耳。」近借口,借口
近义词:藉端
解释
◎ 借端 jièduān
[use as a pretext] 以某件事为借口
借端发作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假托事由。如:「他这样做,是存心借端寻衅。」也作「借端」。近借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