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端

拼音
yì duān
注释
ㄧˋ ㄉㄨㄢ

近义词:邪教

指打着宗教旗号蛊惑人心、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。

近义词:邪说

解释

邪说 xiéshuō

[heretical ideas;fallacy;heresy] 不正当的议论、主张

辟邪说
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邪说xié shuō ㄒㄧㄝˊ ㄕㄨㄛ
  1. 不当的言论、异说。《荀子.儒效》:「邪说畏之,众人媿之。」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二○》:「把那抱别姓,借异种,这样邪说疑我。」

近义词:另类

解释

  • [英alternative]本义是“另一种(供选择)
  • 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另类lìng lèi ㄌㄧㄥˋ ㄌㄟˋ
    1. 主流、传统之外的类别。如:「另类思考」、「另类表演」。

    近义词:异类

    解释

    异类 yìlèi

    (1) [different function]∶不同种类

    (2) [extraordinary talents]∶杰出的才能

    奇才异类

    (3) [of different class or species]∶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

    不育异类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    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异类yì lèi ㄧˋ ㄌㄟˋ
    1. 旧时称不同种族、政教的人。《后汉书.卷二六.宋弘传》:「怀柔异类,莫匪嘉绩。」《文选.李陵.答苏武书》:「终日无睹,但见异类。」反同类

    2. 指禽兽鬼神等。《列子.黄帝》:「异类杂居,不相搏噬。」

    3. 种类、品式不同的事物。《文选.左思.蜀都赋》:「百药灌丛,寒卉冬馥,异类众伙,于何不育?」反同类

    “异端”基本解释

    解释

    异端 yìduān

    (1) [strange omen]∶异常的吉兆。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、理论的称呼

    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。朱熹集注:“非圣人之道,而别为一端。” 焦循补疏:“各为一端,彼此互异。”

    (2) [heterodoxy;heresy]∶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、学派为异端

    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异端yì duān ㄧˋ ㄉㄨㄢ
    1. 由本位角度指称其他不同的学说、流派。《论语.为政》:「子曰:『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』」唐.玄宗〈孝经注序〉:「嗟夫!夫子没而微言绝,异端起而大义乖。」反正统

    2. 和传统道德思想,尤指和儒家思想相违背的邪说。《红楼梦.第五八回》:「以后断不可烧纸钱。──这纸钱原是后人的异端,不是孔子的遗训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