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桂

拼音
zhé guì
注释
ㄓㄜˊ ㄍㄨㄟˋ

近义词:夺魁

解释

夺魁 duókuí

[win the first prize] 夺冠,取得第一
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夺魁duó kuí ㄉㄨㄛˊ ㄎㄨㄟˊ
  1. 魁,首、大。夺魁指得到冠军或首位。明.冯梦龙《山歌.卷二.撇青》二首之一:「容貌娇恣奴夺魁,同郎有意只无媒。」《再生缘.卷一一》:「真显耀,果光辉,女子之中可夺魁。」

近义词:称雄

解释

称雄 chēngxióng

[rule the roost] 凭借武力或特殊势力统治或独霸一方

割据称雄

称雄乡里
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称雄chēng xióng ㄔㄥ ㄒㄩㄥˊ
  1. 依恃力量,雄霸一方。如:「称雄于天下。」、「炎黄世胄,东亚称雄。」

近义词:问鼎

解释

问鼎 wèndǐng

[entertain a high ambition to be first-rate or the champion] 春秋时、楚庄王陈兵于洛水,向周王朝示威。周派使者慰劳,“楚子(楚庄王)问鼎之大小轻重”,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(见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)。后来用“问鼎”指图谋夺取政权,也指在某方面取胜

有问鼎之心,帝畏而恶之。——《晋书·王敦传》

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问鼎wèn dǐng ㄨㄣˋ ㄉㄧㄥˇ
  1. 春秋时,楚庄王征伐陆浑的戎人,并于周室疆域上检阅军队。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,楚庄王便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。见《左传.宣公三年》。因九鼎为夏商周三代的传国宝器,楚庄王问鼎有图谋君位之意。后用以指觊觎王位,谋取政权;或指谋取最高荣誉、地位。《晋书.卷九八.王敦传》:「遂欲专制朝廷,有问鼎之心。帝畏而恶之。」近染指

近义词:成才

1.见"成材"。

“折桂”基本解释

晋代郤诜策对名列第一,自称是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后来就称科举考试得中为折桂:欣喜故人先折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