倾危

拼音
qīng wēi
注音
ㄑㄧㄥ ㄨㄟ
“倾危”基本解释

解释 1.狡诈。 2.指险诈的人。 3.倾覆;倾侧危险。 4.倾斜欲倒。 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倾危qīng wéiㄑㄧㄥ ㄨㄟˊ

  1. 险诈。《史记.卷七十.张仪传.太史公曰》:「要之,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!」

  2. 倾斜欲倒。如:「火灾现场,断垣倾危,满目疮痍。」

  3. 国势不安,有灭亡的危险。《周书.卷十五.于谨传》:「昔帝室倾危,人图问鼎。」《三 国演义.第五十六回》:「孤败则国家倾危,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。」

“倾危”造句

1.殿下以命世之资,属当倾危之运,礼乐征伐,翼成中兴,将涤秽荡瑕,拨乱反正。

2.叛贼既以大军不利,谓朝廷倾危,同恶相求,遂成反乱。

3.仕宦称泰,不过处在中品,前望五十人,后顾五十人,足以免耻辱,无倾危也。

4.但作为皇上的耳目股肱,焉能为了一已安危,而不顾社稷倾危,尽忠匡救乎?

5.今汉室倾危,四方云扰,孤承父兄余业,思有桓文之功。

6.好誉者,常谤人;市恩者,常夺人。其倾危一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