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防文学

拼音
guó fáng wén xué
注音
ㄍㄨㄛˊ ㄈㄤˊ ㄨㄣˊ ㄒㄩㄝˊ
“国防文学”基本解释

解释

  • 1936年初,上海文艺界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、促进文艺界的广泛团结、更好地为抗日救亡运动服务而提出的口号,为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  • “国防文学”造句

    1.潘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,加之与左翼文化人有旧,故周扬等人于提倡“国防文学”时期,并不拒斥他。

    2.1936年6月7日,“中国文艺作家协会”成立,喊出“国防文学”的口号,鲁迅名字不在其中。

    3.他和周扬等因主张“国防文学”,同主张“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”的鲁迅发生争论。

    4.所以,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被鲁迅一伙打倒了;所以提出国防文学的周扬也被鲁迅一伙打倒了。

    5.再如“国防文学”与“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”的“两个口号”论争,就鲁迅作为一位“精神界之战士”来说,“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”有其道理。

    6.一派坚持鲁迅、冯雪峰的立场,一派要为周扬和“国防文学”辩护,还有一派比较持中,认为当时论争双方各有偏颇。

    7.冯雪峰的立场,一派要为周扬和“国防文学”辩护,还有一派比较持中,认为当时论争双方各有偏颇。

    8.如“国防文学”与“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”,此口号之争,纷繁复杂,为现代文学史一大难点,一直让人疑惑不解。

    9.即使在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内部,也同样存在着两种民族主义,主张“国防文学”和主张“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”两个圈子尖锐对立,相互叫战。

    10.尔后,鲁迅、茅盾与周扬等人又围绕‘国防文学’与‘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’发生了‘两个口号’之争。

    11.所谓的“两个口号”,是指上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艺运动中提出的“国防文学”和“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”。

    12.四条汉子提出“国防文学”,鲁迅秉承毛的旨意,提出的民众的革命文学,以反对国防文学

    13.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,并由此开展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、国防诗歌活动。

    14.之前,周扬曾提出“国防文学”,对这一口号,鲁迅与冯雪峰、胡风并不认同,提出了“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”的口号。

    15.在茅盾与李何林笔战正酣之际,当年“国防文学”的倡导者之一、“四条汉子”之一的夏衍,也加入了论战。

    16.茅盾与周扬等人又围绕‘国防文学’与‘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’发生了‘两个口号’之争。

    17.比如国防文学之争,他说要叫国防文学,另一方要叫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,结果吵得全国文化界都知道。

    18.比如所谓“国防文学”与“大众文学”之争,很难说哪种观点特正确,而哪种观点错到家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