噶举派

拼音
gá jǔ pài
注音
ㄍㄚˊ ㄐㄩˇ ㄆㄞˋ
“噶举派”基本解释

解释喇嘛教派之一。"噶举",藏语意为"口授传承",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,故名。又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上衣,故俗称"白教"。十一世纪时,由西藏僧人玛尔巴创立。一传弥拉惹巴,再传达波拉结。该派以苦修为特色,曾融合噶当派教义,成为有势力的教派。支系众多,其中帕竹噶举﹑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元明两朝册封,相继执掌西藏地方政权。格鲁派得势后,噶举派中仅止贡﹑噶玛﹑达垅﹑主巴四支系尚保持一定宗教势力。主要寺院有墨竹工卡的止贡寺﹑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。 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噶举派gá jǔ pàiㄍㄚˊ ㄐㄩˇ ㄆㄞˋ

  1.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。藏语 bka'brgyud pa的音译。噶举,意为口传。由于此派特别著重密法的修习,而这些密法又全靠师长口授,故称为「噶举派」。又本派的祖玛尔巴、密勒日巴等在修法时都穿白布裙,所以也称为「白教」。十一世纪时,由玛尔巴创立,传与密勒日巴等,密勒日巴又传法给冈波巴,由冈波巴门下弟子建立六个支派,大多以其寺院取名,教义差别不大,主要是月称派的中观见,强调瑜伽苦修,以证得大手印为圆满。是西藏现存的主要佛教支派之一。

英语 Geju (Tibetan: transmit word of Buddha)? sect of Tibetan Buddhist

德语 Kagyü (Sprachw)?

“噶举派”造句

1.7月29日,记者走进四川阿坝州壤塘县探访藏传佛教噶举派的曾克寺。

2.中国的佛教除了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,藏传佛教也称为喇嘛教,分为宁玛派、萨迦派、噶举派、格鲁派、噶当派等五个宗派。

3.这件玲珑精致的银盒应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圣物。

4.首先是噶玛噶举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。

5.达赖喇嘛和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噶玛噶举派领袖。

6.噶举派后来形成了“四大支八小支”的局面,是米拉热巴辉煌成就之一。

7.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既有师徒传承方式,如宁玛派、噶举派、噶当派;也有家族传承方式,如萨迦派,基本上采用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传承方式。

8.其它景点还有藏王陵,楚布寺,达扎路恭纪功碑,甘丹颇章,拉萨清真寺,龙王潭,罗布林卡,曲贡遗址,西藏革命展览馆,小昭寺,药王山,直贡噶举派寺庙群等。

9.藏传佛教噶当派、萨迦派、噶举派等先后出现,各立学说,佛经翻译及注疏、历史、语言、文化等著作增多,文献载体也由骨、竹、木、石等变为纸制。

10.1993年噶玛噶举派的僧侣们有了自己的候选人。

11.“昌都工匠群”的形成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在昌都的传承有关。

12.噶玛噶举派的僧侣指责达赖喇嘛越权干预其他派系的领袖选举。

13.他说,1998年,在噶举派排名第三的锡度仁波切来到印度,比第十六世葛玛巴和夏玛仁波切要晚大约四年。

14.而就噶举派来讲,我们要好好看看过去的大师,过去的噶举派上师们关于吃肉一事是如何做及如何说的。

15.喀玛巴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领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