蟾酥

拼音
chán sū
注音
ㄔㄢˊ ㄙㄨ
“蟾酥”基本解释

1.大蟾蜍等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分泌物。有毒。干燥后供药用﹐主治痈毒疔疮﹑咽喉肿痛等症。

“蟾酥”造句

1.市售抗肿瘤产品蟾酥注射液在临床上使用广泛,但也存在血管刺激性不良反应,另外还有其抗肿瘤作用不明显等缺点。

2.目的:探索蟾酥镇痛膏中蟾酥最佳提取工艺.

3.蟾蜍耳下腺、皮肤腺内有含蟾蜍毒素的白色浆液,称蟾酥,人体吸收后可引起心、脑、肝、肾及肺损害,对迷走神经有兴奋作用。

4.皮肤腺内有含蟾蜍毒素的白色浆液,称蟾酥,人体吸收后可引起心、脑、肝、肾及肺损害,对迷走神经有兴奋作用。

5.目的观察蟾酥对蟾蜍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。

6.结论:CHS蟾酥注射液体外抑制淋巴瘤U937细胞增殖,并且诱导其凋亡。诱导凋亡可能是CHS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的机制。

7.目的对蟾酥的氯仿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。

8.目的:观察快速无痛蟾酥制剂的无痛去髓效果。

9.目的:探讨蟾酥对实验动物循环系统的多重药理作用.

10.蟾蜍,俗称癞蛤蟆,其耳下腺及皮肤腺内有白色浆液含蟾毒素,是中药蟾酥的原料。

11.目的研究蟾酥对CEM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。

12.其耳下腺、皮肤腺内有含蟾蜍毒素的白色浆液,称蟾酥,人体吸收后可引起心、脑、肝、肾及肺损害,对迷走神经有兴奋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