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戈
1.执戈。拿起武器。
2.引申为交战。
3.喻相互攻击。
“操戈”造句
1.在一个团体之中同室操戈的结果,必然是两败俱伤。
2.他评论论文时,往往入室操戈,以对方的观点来指陈对方的缺失。
3.为宋学者,不第攻汉儒而已也,仰且同室操戈矣。
4.这帮强盗有时候巧取豪夺,有时候就入室操戈,总之没干过什么好事.
5.他口若悬河,入室操戈,一下就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。
6.日军侵华时,蒋介石不但不抗日,反而入室操戈,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。
7.为了争夺遗产,几个兄弟姐妹竟然同室操戈,告上了法院。
8.益州物阜民丰沃野千里,人丁茂盛,只是数百年未经战乱,百姓两手只握锄头,不能操戈久矣。
9.你们同室操戈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。
10.他这是入室操戈,空手进入屋子,却用屋内球棒打伤了主人。
11.康熙一心想统一台湾,为避免同室操戈,提出只要郑经接受招抚,台湾归属朝廷管辖,可给予是相当权位,对所属文武各官,都量材录用。
12.他提出这些观点,正如入室操戈,驳得对方体无完肤。
13.小偷入室操戈,屋主负伤报警。
14.郝梦龄曾参加军阀混战,对内战十分厌恶,深为同室操戈而悔恨。
15.为了这点小事,你们兄弟同室操戈,也不怕人家笑话。
16.同室操戈、相煎何急!对于年轻气盛的定凉侯而言,国内的手足相残既不屑、又心痛,多少民族精英就这样自相残杀,无疑是亲痛仇快,削弱了神州自身的力量。
17.兄弟应该情同手足,同心协力,怎么可以同室操戈呢?
18.但你在我谷内打伤我门下弟子,还毁坏了他们的法宝,如此入室操戈的行为,让本座好生为难。
19.某因追求所省,渠所论难处,皆是操戈入室,俱从源头体认来,所以好说话。
20.这场战斗只是一场同室操戈的混战,参战者并非人人全副武装,也不是个个都明确作战目标。
21.两个变形金刚世界的先驱就这样割席分座,继而刀剑相向,同室操戈。
22.同室操戈的结果,就是遭到敌人各个击破,一起灭亡!
23.第二轮比赛,中国队与中国香港队同室操戈。
24.运甓操戈,韬光晦迹,画檀山庄七日的筹谋,就待这一刻决出胜负,柳枫怎堪前功尽弃?转头睇视朱友贞,疾首蹙额。
25.中国历史上,共同创业的人大都逃不过"四同"的结局,同舟共济,同床异梦,同室操戈,同归于尽。
26.同室操戈,手足相残,政客和政党为一己权力之私驱使同胞于杀戮战场,应该羞耻才对。
27.他都有胃口品尝,甚至龙虾刺身苏荃他也接过盘盏,举箸操戈,大快朵颐。
28.日军侵华时,蒋介石不但不抗日,却入室操戈,受到全国人民的唾弃。
29.公不协心戮力,为社稷卫,而同室操戈,此袁谭兄弟卒并于曹瞒也。
30.兄弟相残,人间最惨烈之事。这场仗没有赢家,当我们操戈对立的时候,就都已经是输家——阴谋者固然可恨,贪婪者也同样不可饶恕。柳下挥
31.“吴越同舟”只有面对大风浪时,才能“相救如左右手”;大风浪过后,“同舟之人”也可能转为“同室操戈”。
32.同派政治集团内,煮豆燃萁,同室操戈的事,屡见不鲜。
33.如果这一观点不被接受,那么,世界上省下来的全部税款也不足以防止全体国民相互反目,同室操戈。
34.大敌当前,让我们团结一致,不要再同室操戈,自相残杀了!
35.我真想象不到这些儿女们在他们那垂死的老父亲面前互相攻击,同室操戈。
36.康熙皇帝一心想统一台湾,为避免同室操戈,提出只要郑经接受招抚,台湾归属朝廷管辖,可给予是相当权位,对所属文武各官,也都量材录用。
37.一个小学生的作文:每天早上我和爸妈分道扬镳,晚上又殊途同归。成绩不好时爸爸同室操戈,将我揍得五体投地,妈妈袖手旁观,从不见义勇为。
38.同室操戈,只有招来强敌的侵略。
39.他命令宇文化率两千余骑,掠过夏军阵西,奔驰南下,当他帅骑兵经夏军阵前,夏军将士连忙操戈上马,前来阻挡包剿。
40.未几,两军合战,公操戈身先士卒,大呼陷阵,士气争奋,追奔逐北,斩馘不可胜纪。
41.仔细观察一下,这场战役看起来是一场同室操戈的混战。
42.他说:我很高兴,因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,我们避免了和另一支英格兰球队同室操戈,这对于我们的球迷来说也是个好消息,我觉得这是支绝对的好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