贬辞
拼音
biǎn cí
注音
ㄅㄧㄢˇ ㄘˊ
“贬辞”基本解释
解释 1.亦作"贬词"。 2.贬低﹑指责的话。亦指含有贬义的词。
“贬辞”造句
1.中国古代有“邀誉卖直”、“讪君卖直”等对言官诛心的贬辞,但“直”而可“卖”也表明,士林确有不同于庙堂的评价标准存在。
2.自称年三十三,凡太平天国诸将,及清军诸帅,都加贬辞,独推重曾国藩,说他知人善任,规划精严,实是得未曾有的大帅。
3.此称莒人,不可必以寡辞或贬辞为解,此为释《春秋》之存疑之法也。
4.者”的私交不错,他本人也是一位公认的改革派领袖,但因“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”,有时为了考虑和摆平“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”,所以也只得口出贬辞。